其他
猪肉暴涨后提示的一些常识性问题
这导致一旦本土供应端出问题,根本不可能从外界得到妥善补充。即使能够补充一部分,供需缺口的存在使得肉价上涨一倍甚至数倍都不奇怪,市场化采购我们也无法迫使进口肉不涨价。居民饮食结构必须改变,无论主观上接受与否。我们必将同国际接轨,降低猪肉消费在整个肉类消费中的占比,改为消费肉饲比更划算的鸡肉。并且,随着居民消费观念和健康观念的转变,国际上通行的牛肉消费、鱼虾消费也必将提升。
中国是个14亿人口的大国,早年技术官僚们设计的经济改革大方针不会再推行,我们无法在大刀阔斧改造二元经济的背景下还能确保食品供应有把握去应对各种可控和不可控风险。关于这点,在今年夏天以来的相关文件精神、前一阵李总理召开的企业家座谈会中都有体现。会议发言的首席经济学家蔡舫的相关书籍、文章可以搜来看一看。
这又间接导致任志强等人一再建议的放开资本在各市场领域全要素流通,不会被上层采纳。今年陆家嘴讲话以来就城市建设用地供应方面,中央一再督促地方提高存量、闲置用地的利用率。不过土地和二元经济带来的人口结构性分布、流动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偏长期,短期影响有限。
最后,有些问题不是装鸵鸟把头藏沙子里它就会消失的。猪的问题即使没有遇上猪瘟,以去年的情况来说也迟早会爆发,只是烈度远不如今年。我们的现实是供应端和需求端脱节,市场并没有发挥好主导作用,所以才有了各种供给侧改革。然而,在供给侧改革取得全面成功以前,还是那句老话,对价格变化感知失真的供应端就像硬化的血管,随时可能遭遇血管意外。
现实是,一旦这种意外体现在任何一种大众消费品上,其带来的价格波动既不会被普通人理解,也不能被普通人理解,普通人也不愿意去理解。
昨天可以是水果,今天可以是猪肉,明天也许是房子。